古代的“劳动节”都是怎么过的?(中国古代五个劳动节)

2022-09-12 23:56:37 作者:勾勾手不回头
导读:古代的“劳动节”都是怎么过的?,《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儿时在饭桌上挑三捡四跟着就是长辈耳提面命、言传身教搬出...
古代劳动人民这样过 劳动节

《悯农》

唐·李绅

五一啦 古人也过劳动节 看那些古诗词中的劳动者们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儿时在饭桌上挑三捡四

跟着就是长辈耳提面命、言传身教

搬出《悯农》唠叨一番

甚至现在引来写文章都不显得聪明

如今自己饮着自己的“血汗”

才开始意识到,可不是“粒粒皆辛苦”嘛

《悯农》是诗人李绅见农民艰辛有感而发

尽管现代有了各种节日和活动歌颂劳动

甚至早已开始期待未来的智能时代

但是在古时候

平民百姓还是终日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

只是每年会有这么一天

深居庙堂的天子也得亲自出宫

带头劳动一回

这样看来,这一天便可算做古代的劳动节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在以农为本的古代,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每年的二月初二,是春耕开始的日子

皇帝都要举行“劝民农桑”的仪式

由皇帝本人进行示范,亲自耕田

以表达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

耕藉仪式相当隆重,皇帝在“一亩三分地”前,面向南站立,由户部尚书跪进农具,顺天府尹跪进鞭子,皇帝右手扶持农具,左手执鞭,前面的老者牵牛,旁有两名农夫扶犁,后边顺天府丞捧装种子的青箱,户部侍郎负责播种,由礼部、太常寺和銮仪卫的六个官员导引护驾,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往返三个来回,即完成“三推三返”的皇帝亲耕礼。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商周时期

据晋代文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

在《帝王世纪》中的记载

伏羲“重农桑,务耕田”

每年都要率领各部落首领“御驾亲耕”以示重视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也在《史记》中提到

周武王不仅会举行规模盛大的仪式

更亲自带领满朝文武百官耕田劳作

以此拉开全国农耕的序幕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元时期

到了宋元时期

“耕事节”含义进一步扩大

又是“花朝节”“踏青节”

但因为古人认为,甘霖将至

春耕劳作也要由此开始

所以不管节日内容如何变化

劳动的性质都一直得以延续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明清两代

发展到明清两代

皇家对劳动意义更加重视

而将这个“劳动节”发挥到极致的

要数清代的雍正

雍正在位时,设了一个“一亩园”

每年的“劳动节”

雍正都会到一亩园里耕种

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

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清政府规定

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赋税杂差

劳农节赏绢一匹,棉十斤,米一石

表示官府对辛苦了一辈子劳动者的节日待遇

劳动节我们在休假

古代的皇帝们可是要种田的

这么一想,是不是明儿上班也不觉得苦了

三毛在这里祝各位劳动节不劳动,赛过皇帝,万事兴隆。

五一专题丨节日漫谈 一 劳动最光荣之古人也过劳动节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