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之鱼类:中华鲟、白鲟、达氏鲟、新疆大头鱼(中国珍稀野生动物5元纪念币)

2022-09-20 19:20:35 作者:只若初见
导读: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之鱼类:中华鲟、白鲟、达氏鲟、新疆大头鱼,名称:中华鲟别名:腊子、覃龙、鳇鱼、鲟鲨等。俗称:鲟鱼 鳇鲟 大癞子 黄鲟 着甲拉文种名:Acipenser sinensis Gray英文种名:Chinese stu...
在朋友圈发了张工作照,厨师马上被送进监狱 厨师注意了

名称:中华鲟

别名:腊子、覃龙、鳇鱼、鲟鲨等。

邮票上的白鲟,此后现实中再难相见

俗称:鲟鱼 鳇鲟 大癞子 黄鲟 着甲

拉文种名:Acipenser sinensis Gray

英文种名:Chinese sturgeon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

科: 鲟科 Acipenseridae

亚科: 鲟亚科 Acipenserinae

属: 鲟属 Acipenser

种: 中华鲟 A. sinensis

外形特征

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不骨化。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

生活习性

中华鲟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河口区的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

据研究记述,因中华鲟特别名贵,外国人也希望将它移居自己的江河内繁衍后代,但中华鲟总是恋着自己的故乡,即使有些被移居海外,也要千里寻根,洄游到故乡的江河里生儿育女。在洄游途中,它们表现了惊人的耐饥、耐劳、识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所以人们给它冠以闪光的“中华”二字。

分布范围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丰富多彩,鲟形目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北自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南到珠江,以及我国沿海大部分近岸海区都曾有过它们的分布记录,只是随着纬度的降低,其种类和数量都略有减少。

据1834年的有关文献记裁,中华鲟的模式产地是中国。尽管它不是中国特产,但却由于模式产地在中国而出名。后来有人根据当时的中国历史和后人的工作推测是广州。它的分布较广,在我国的渤海的大连沿岸、旅顺、辽东湾、辽河;黄河北部辽宁省海洋岛及中朝界河鸭绿江;山东石岛、黄河、长江、钱塘江、宁波、瓯江、闽江、台湾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长江可达金沙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开,北江达乳源,甚至达广西浔江、郁江、柳江;在海南省沿岸亦产。国外见于朝鲜汉江口及丽江和日本九州西侧。

现在中华鲟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

保护级别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白鲟

中文名称:白鲟

中文俗称:象鱼、箭鱼、柱鲟鳇、琵琶鱼,古时称鲔。

拉文种名: Psephurus gladius(Martens)

英文名称:Chinese paddlefish 。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

科: 匙吻鲟科 Polyodontidae

属: 白鲟属 Psephurus

种: 白鲟 P. gladius

物种简介

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的一种。因体色较浅而得名。又名琴鱼、朝剑鱼,古名鲔。体长梭形。吻长剑状,前端狭而平扁,基部肥厚。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 。分布于长江干流,黄海、东海沿岸亦有发现,古时达汾渭盆地。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偶进入沿江大型湖泊。怀卵量可达20万,产卵场在长江上游的宜宾一带。最重可达500千克以上。但一般在 100 千克以上。以鱼类为食。

白鲟是中国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被列为珍贵保护动物。与分布于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匙吻鲟为本科仅存的 2种 。该科鱼类在鱼类起源、演化与地理分布上,有重要学术价值。

外形特征

体长,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呈剑状,特别延长,前端狭而平扁,基部阔且肥厚。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古书上有“鲔口在颌下,长鼻软骨者也”的记载,将白鲟的生态特征作了精练的概括。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细小。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细梅花斑状的感觉神经细胞组织。鳃孔大,体光滑无鳞。在尾鳍上叶具有8个稜形鳞板,向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均由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发达,前缘具一列棘状鳞。肠管短,肠内有7-8个螺旋瓣。头、体背部和尾鳍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生活习性

白鲟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层,偶亦进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个体多栖息于干流的深水河槽,善于游泳,常游弋于长江各江段广阔的水层中;幼鱼则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白鲟是否象中华鲟那样需要出海肥育生长,目前尚不清楚;但从现有的资料分析,还不能肯定它是一种进行江海洄游的鱼类。白鲟为大型凶猛性鱼类,成鱼和幼鱼均以鱼类为主食,亦食少量的虾、蟹等动物。白鲟同时还是一种大型的鱼类。初次性成熟年龄为7-8龄,个体长度一般在2米左右,重量在25公斤以上。据著名动物学家秉志教授五十多年前的记载,在南京曾捕获一尾7米长重数千斤的个体,迄今为止它仍是世界淡水鱼类身体长度的最高记录。四川渔民也有“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的说法。白鲟的生殖季节约在3-4月,产卵场所在四川省泸州以上,水流较急流速约0.49米/秒、水深10米以内、底质多为岩石或鹅卵石的河段,比较集中的产卵场在江安县附近的长江河段和宜宾柏树溪附近的金沙江河段。成熟卵呈灰黑色,卵大,卵随水漂流发育,幼鱼至长江口肥育生长。

分布范围

白鲟分布于长江干流的上下游,也可在河口咸淡水水域成活。过去在浙江的钱塘江曾有发现,可能是绕过长江口而进入的。年产量约为二万五千公斤左右。近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其它原因,资源日趋下降,现已临濒危。

保护级别

濒危。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IUCN(1996)CR CITES(1997) 附录Ⅱ。

达氏鲟

俗称:沙腊子、小腊子、鲟鱼、鳇鱼。

英文名:River sturgeon , Dabry’s sturgeon 。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

科: 鲟科 Acipenseridae

属: 鲟属 Acipenser

达氏鲟 A. dabryanus

外形特征

体长呈梭形。头呈楔形,背面粗糙。吻较短,前端尖细。口下位,横裂,唇具小乳突。吻腹面具须2对。眼小(较中华鲟相对为大)。鼻孔、鳃孔均大。鳃盖膜与鳃峡相连。左右鳃孔分离。体被5行骨板状硬鳞,鳞间表皮粗糙。尾歪形。外形与中华鲟相似,但成鱼体长较短,体重较轻。鳃耙呈三角形薄片状,33-54枚。体背及侧面青灰色。腹面灰白色。鳍青灰色,边缘白色。

分布地区

达氏鲟是一种淡水定居性鱼类。常在江河中下层活动,在长江的湖北长沙市以上至金沙江下游较习见,亦进入大型湖泊。尤喜栖息于流速较缓、富腐植质和底栖生物的沙质底或卵石碛坝的河湾或深沱中。

分布于中国的长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

生存习性

生长速度较快。生殖群体雄性4-7龄、雌性5-8龄达性成熟,一般体长0.8-1.0米,体重5-10公斤。产卵季节在10-11月,少数延至12月。性成熟个体在繁殖季节上溯至上游、江河主河道产卵,卵为沉性和粘着性。卵粘着在产卵场的石砾滩底发育。食性以底栖无脊椎动为主,也食水生植物、藻类和腐植质等。幼鱼以水生寡毛类、蜻蜓幼虫、双翅目幼虫、摇蚊幼虫和小鱼等为食;较大幼鱼和成鱼以腐植质和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产卵期一般停食。

种群现状

产于长江上游的大型经济鱼类,天然产量不大,而在产区的渔业中尚占有一定位置。近二十年来,数量大减,处于濒危状态。目前已受到长江上游各省的重视,与中华鲟同样受到有效保护。

保护级别

易危。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新疆大头鱼

拉文种名:Aspiorhynchus laticeps

又名:“大头鱼”、“虎鱼”、“扁吻鱼”、“南疆大头鱼”等。

物种简介

起源于3亿年前,有着古鱼类活化石之称,仅一属一种。1988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在世界上的分布,仅存于塔里木水系,已在原最大产地博斯腾湖绝迹,它在我国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鱼类部分中,属一级保护动物,与陆上大熊猫同属一个级别。

分类地位

目:鲤形目

目:鲤科

目:裂腹鱼亚科

属:扁吻鱼属

外形特征

新疆大头鱼体长而侧扁、腹圆头大、吻部扁平、口宽大而斜裂,下颌略长于上颌,口角处有短须一对,口内有3行细柱状且尖端有钩的下咽齿。腹背部鳞片细小,体侧鳞则较大,肛门及臀鳍基两侧各有一行特大臀鳍,臀鳞发达。新疆大头鱼个体较大,体长多达90厘米,重14公斤以上。

生活环境

属底栖型鱼类,常活动于河道缓流和湖泊静水水体中,习性凶猛,以鱼为食。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水系的开都河、阿克苏河、车尔臣河和叶尔羌河之中。

种群现状

它是中国的特产鱼类,也是世界裂腹鱼中的珍贵物种,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因其体型巨大、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渔业的主要对象,最高时年产量曾达240吨。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疆大头鱼已几近消失,濒临灭绝的边缘。有关部门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新疆大头鱼的科学研究和人工繁殖工作。同时,加大了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增强了人们对这一珍贵野生动物资源的自觉保护意识。

扁吻鱼为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特有鱼类,仅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海拔800-1200米之间。

扁吻鱼原为产区捕捞对象之一,有一定数量。自20世纪70年代始,数量剧减,至今存活量极少,已成为濒危物种。濒危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制约,成熟龄大、繁殖力低、行动不敏捷而掠食不力,以及对生活和产卵环境要求高等,造成本种的种群数量少、分布狭窄。近年来的水利建设隔绝了本种的产卵洄游通道,影响群体数量的补充。此外,由于保护不力,捕捞过度、引进外来物种、农业用水使水位降低和水量减少等,直接破坏资源的补充。

保护级别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邮讯 从未遇见你,听闻已是永别 再见 白鲟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