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失踪的谜团:建文帝出逃39年后回紫禁城

2022-09-11 13:32:37 作者:栀年
导读: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之谜:建文帝出逃39年后回紫禁城,建文帝朱允炆失踪的谜团:建文帝出逃39年后回紫禁城 斯时,血淋淋的事实在我们面前晃动。即使出于最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任何知...
中国历史上七大谜案之明朝靖难之谜和郑和下西洋原因

建文帝朱允炆失踪的谜团:建文帝出逃39年后回紫禁城

斯时,血淋淋的事实在我们面前晃动。即使出于最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任何知道建文帝下落的人都必须严格关闭他嘴上的开关。这就是朱为了消除建文帝的所有影响,包括所有的文字记录和建文年号的绝对敏感期。在此期间,任何关于建文帝痕迹的言论和文字都有可能掉头。因此,在绝对敏感期反复清理建文帝的文字记录后,可以清楚地了解建文帝的线索,从而消失在官方的文字记录中。

建文帝失踪之谜终于揭开 专家 最终落脚地为云南

几百年来,建文帝出亡后的踪迹,一直是人们不懈探索的历史之谜。不久前,我写了一篇文章《在日本找到建文帝的后裔》,试图探索建文帝的下落。事实上,我也意识到这篇文章很难自圆其说。正是因为建文帝自己成了历史之谜,才诱人地去探索和解谜;现在写这篇文章,意在探索历史之谜。最初,建文帝出亡后的痕迹有线索可循,但为什么线索会消失,使之成为历史之谜呢?

朱棣起兵,谓之“靖难”,旗号是“清君侧”,原因是“效周公辅成王”,可就在他因“靖难”突破京城后,他想帮忙“成王”但不知何去何从,难免会让人心生疑窦,疑云遍布市场。此“疑”乃是朱棣的心头大患,因为这会直接影响他能否坐稳那张龙椅。此“疑”这是朱迪的一个大问题,因为这将直接影响他能否坐在龙椅上。因此,斯时已经成为建文帝问题的绝对敏感时期,朱迪对这一时期敏感人物的处理也特别残酷。比如方、铁铉、景清、练子宁在政治上无法与朱迪保持一致,结局惨不忍睹;方被毁了十族,铁铉被下油锅,景清被剥皮碎肉,练子宁被割舌头。斯时,血淋淋的事实在我们面前晃动。即使出于最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任何知道建文帝下落的人都必须严格关闭他嘴上的开关。这就是朱为了消除建文帝的所有影响,包括所有的文字记录和建文年号的绝对敏感期。在此期间,任何关于建文帝痕迹的言论和文字都有可能掉头。因此,在绝对敏感期反复清理建文帝的文字记录后,可以清楚地了解建文帝的线索,从而消失在官方的文字记录中。

根据清初吴乘权等人编制的《纲鉴易知录》,公元1402年“靖难之变”后,历经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三代,直至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建文帝朱允炆终于浮出了水面,有关建文帝踪迹的文字,在民间纪史的文字中均有记载,说是“不知去向”,其实历历在目。

有《纲鉴易知录》“夏五月,永乐六年(公元1409年),建文帝返回云南”一条,称:“首先,上命太监郑和航海通往西南诸国,建文帝跟踪云贵之间的数量,帝东到善庆里,是月复还滇。”结合郑和第一次到第三次去西洋(第一次1405-1407年,第二次1407-1409年,第三次1409-1411年),本文记载“云贵在和数之间的跟踪”,恐怕不是出于捏造和猜测。

据《纲鉴易知录》记载:“永乐五年(1408年)夏六月,建文帝白龙庵灾,程济出山募草。”为了给“踪迹建文帝”《纲鉴易知录》还包括作证:“春三月,永乐七年(1410年),建文帝到白龙庵”一条,称:“工部尚书严震使安南,密访建文帝,忽与帝相遇,相对而泣,帝说:‘何以处我?’对曰:‘上从便,臣自有处。’夜吊在驿亭中。帝复结庵位于白龙山,寻复舍白龙庵他去。”虽然都负有“密访建文帝”严震的使命不同于郑和。严震是建文帝的老臣。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依然存在,旧主情难,新君命难违;永乐年间,他对建文帝的下落绝对敏感,处于“两难”之中的严尚书,只能选择“夜吊在驿亭中”自处了。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