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震惊世界的大规模枪击案 凶手奥马尔·马丁(Omar Mateen)(美国政变震惊世界)

2022-09-14 14:47:44 作者: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导读:美国震惊世界的大规模枪击案 凶手奥马尔·马丁(Omar Mateen),美国震惊世界的大规模枪击案 凶手奥马尔·马丁(Omar Mateen)奥兰多枪击案现场附近,警察在维持秩序枪击案发生后,美国民众示威呼...
那些男孩,那些面基小软件

美国震惊世界的大规模枪击案  凶手奥马尔·马丁(Omar Mateen)

奥兰多枪击案现场附近,警察在维持秩序

滚动 夜半枪声 美国夜店遭恐怖袭击50死53伤

枪击案发生后,美国民众示威呼吁控枪

2016. 6.12 美国奥兰多枪击惨案

6·12美国奥兰多枪击事件是指2016年6月12日,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一家名为“脉搏”(Pulse)的同志酒吧发生的一起大规模枪击案,共造成约50人死亡,53人受伤。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初步认定行凶者为29岁的美国公民奥马尔·马丁(Omar Mateen),其父母为阿富汗移民。

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此次袭击事件发表讲话并谴责称“这是一场残忍的谋杀,一场可怕的屠杀”,“是一种恐怖和充满仇恨的行为”。奥巴马称还称,“这提醒了我们,对于有些人来说,拿到武器去学校、教堂、影院或夜总会射杀人群是多么容易的事。我们需要决定一下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国家的样子。”“美国不会畏缩和恐惧,将会团结一致,保护美国人民,以应对威胁美国的人”。

奥巴马同时也表示了对LGBT群体的支持,“今天对于同性恋社群(LGBT)来说是令人悲伤的一天”,“对同性恋社群的袭击就是对我们所有人的袭击”。

2016年6月12日,奥巴马下令美国境内及驻外使领馆机构及基地降半旗,以致哀枪击案受害者。

2016年6月13日,中国习-主席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奥巴马总统、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和诚挚的慰问,并向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

【事件经过】

2016年6月12日凌晨两点,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一家酒吧发生枪击事件。凶嫌奥马尔·马丁在袭击前给911打电话,宣布自己效忠于伊斯兰国领袖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然后持突击步枪、手枪和疑似爆炸物品进入“炮丝”的同志酒吧开枪行凶,奥兰多警局的警察赶到与凶手交火。凶手退入酒吧并劫持人质。凌晨5点,防爆突击队强攻进入酒吧,与凶手交火,三十多名人质逃生。幸存者说凶手在行凶过程中高呼“真主至大!”

奥兰多警察局局长约翰·米纳称,当晚酒吧保安曾与凶手马丁交火,交火后马丁挟持酒吧内民众作为人质。该名保安是一名没有在执勤的警察。袭击发生时,约有三百余人聚集在酒吧,马丁枪击了其中三分之一。特种部队赶到时,尚有三十余人被困在洗手间。其中一位名叫埃迪的人质给母亲发短信称自己与其他顾客躲在洗手间,随后发送“他来了。”“他挟持了我们,他就在我们这儿。”两条短信之后便失去了消息。

【人员伤亡】

该枪案共造成约50人死亡,53人受伤(包括52位平民和1名警官),相当部分的伤者伤势严重,在当地医院接受手术。凶手也在随后与警方的驳火中被击毙。[事发地夜店距离奥兰多地区医疗中心仅仅三个街区的距离,大部分伤员均被送往给医院。奥兰多市政府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了受害者名单,公布已通知家属的受害者身份。

【袭击者身份】

凶手奥马尔·马丁生于纽约,为阿富汗裔美国公民,现年29岁,居住在奥兰多东南约200公里的圣路西,当晚驱车前往酒吧。据国土安全局相关人员透露,在袭击之前,他曾经拨打911报警电话,声称效忠ISIS。但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马丁和ISIS之间的联系,也没有他接受训练或接到任何指令的信息。这与2015年十二月加州死亡十四人的枪击案十分相似,袭击者同样宣称效忠ISIS,但据信他们与伊斯兰国也没有任何联络。

早在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马丁就曾经被观察,FBI在2014年也曾对马丁展开调查,但官方并未透露此次调查的原因。ISIS在事发后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但马丁和ISIS之间的联系尚不确定。

马丁的前妻在采访中表示,在他们短暂的婚姻中,马丁多次家暴殴打她。她同时表示,尽管马丁是穆斯林,但他并没有表现得对宗教极度虔诚或非常激进。

——摘自《百度百科》词条

美国枪店众多,买枪就如买菜

从射击角度解读奥兰多枪手:高效的魔鬼!

文章来源:凤凰军事 作者:“叫我金主编”2016-06-13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2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一家同性恋夜店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一名男性枪手闯入夜店开枪扫射并劫持人质,与警方对峙。警方动用装甲车和炸药才攻入夜店,击毙枪手,救出数十名人质。这起事件造成50人死亡、53人受伤,成为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枪击惨案。

美国社会爆发枪案并不鲜见,但这起枪案还是让人感觉震惊。根据目前国内媒体的报道,从恐怖袭击的角度看,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大家关注:枪击,凶手一个人,杀人时间不到1分钟,50死53伤。这个凶手太“高效”了!

这次恐怖袭击是一起枪案。针对人群的恐怖袭击手段有多种,比如炸药,如俄罗斯别斯兰学校袭击案、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袭击案中,恐怖分子都安置了炸药。再比如毒气,比如东京地铁的沙林毒气案。当然,还有枪。

在这些袭击手段中,炸药和毒气是效率最高的,而枪作为点杀伤武器,它的恐怖袭击效率要低得多。结合凶手只有一个人、杀人时间不到一分钟来看,说这个枪手高效并不过分。美国虽然允许民间持枪,但民间人士持有的枪械基本是非自动枪,也就是老百姓手里的枪都是扣动一次扳机,击发一发子弹。如果是这样,就算在人群密集的酒吧内有的子弹可以贯穿人体杀伤两人,凶手要想毙伤103人,怎么也要扣动扳机100次左右吧。然而根据幸存者的描述,凶手整个行凶的过程仅有不到1分钟——其军事素质熟练可见一斑。

当然,也不排除枪手使用的是自动枪,比如冲锋枪和自动步枪,也就是扣动扳机可以一直发射的枪械。其实,用自动枪在1分钟的时间内毙伤这么多人,也不容易。目前,大多数冲锋枪和自动步枪的弹夹容弹量是30发,在连发或点射的状态下,由于发射速度快,常常是几发子弹同时命中一个目标,因此要想在1分钟内命中100多人,难度也是很大的——凶手至少在行凶的这1分钟内,要更换至少4次弹夹,实际可能要多得多——这也不是一个普通枪手能够完成的。

截至目前,国内媒体对枪案的报道还缺乏细节,这个凶残而高效的枪手到底是谁,他又是怎样完成这次冷血袭击,我们还要关注进一步报道。

美国警方调查奥兰多枪击案

美对奥兰多枪击案展开调查

报道来源:环球网 2016-06-14

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12日凌晨发生美国近年来伤亡最为惨重的枪击案。美国总统奥巴马谴责这起枪击案是恐怖和仇恨行径。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枪手是否与恐怖主义组织存在联系。

枪击案于当地时间12日凌晨2时左右发生在奥兰多南部一家名为“脉动”的夜总会。奥兰多市市长巴迪·戴尔当天证实,事件已造成50人死亡、53人受伤。美国媒体报道说,这是美国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枪击案。

奥兰多警察局局长约翰·米纳说,一名携带突击步枪、手枪等装备的枪手曾在夜总会外与一名警察短暂交火,随后进入夜总会内挟持人质。约3小时后,增援警员赶到并冲进夜总会,击毙了枪手。米纳说,现场迹象显示,枪手的袭击行为“有组织且准备充分”。

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宣布佛罗里达州和奥兰多市进入紧急状态。奥兰多市政府正在其网站陆续发布遇难者名单。医院方面向媒体表示,由于多人伤势严重,遇难人数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当天,奥巴马与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国土安全及国家安全顾问举行会谈后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虽然目前仍处于枪击案初步调查阶段,但官方所掌握的情况已足够得出这是恐怖和仇恨行径的结论。

奥巴马说,联邦调查局正将此次枪击案作为恐怖主义行为进行调查。他已下令,必须查明枪手是否与恐怖主义组织存在联系。

据报道,因枪击案的发生,奥巴马推迟了赴威斯康星州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助选的行程。

据美国媒体报道,枪手名为奥马尔·马丁,现年29岁,是阿富汗裔美国人,生活在佛罗里达州。他曾在枪击案发生前拨打911电话,宣称效忠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警方说,马丁携带的武器是一支突击步枪和一把手枪。媒体报道说,马丁从2011年起就拥有持枪许可。

另有媒体报道说,“伊斯兰国”已在其宣传网站上宣称制造了这起枪击事件。但目前,美国官方尚未发现有证据证实,事件与“伊斯兰国”有直接关系。

美国媒体援引联邦调查局的消息报道说,马丁曾因被怀疑与恐怖分子和自杀式袭击者有关联而两次受到联邦调查局的调查。但联邦调查局当时调查后认为关联很小,并不构成威胁。

马丁的父亲米尔·沙迪克在枪击事件发生后对媒体表示,他对此感到震惊和难过,但他认为枪击案与宗教无关。

据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领事官员介绍,截至当地时间12日19时,尚未发现有中国公民在枪击案中遇难或受伤。总领馆已与美方有关机构建立了直接联系,美方将会及时向中方通报,是否有中国公民在这起事件中伤亡的情况。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12日发布公告,提醒在美中国公民“提高警惕,出入公共场所时特别注意安全”。公告还提示说,中国公民如在美遇到危险或突发情况,应冷静应对,并及时拨打911报警。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2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谴责美国当天发生的枪击案是“可怕的袭击”。潘基文向遇难者家属致以最深切的慰问,并表示将同美国政府及人民站在一起。 (新华社华盛顿6月12日电)

美国奥兰多枪击惨案真相 :凶手奥马尔·马丁(Omar Mateen)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016年6月12日凌晨两点,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一家酒吧发生枪击事件。凶嫌奥马尔·马丁在袭击前给911打电话,宣布自己效忠于伊斯兰国领袖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然后持突击步枪、手枪和疑似爆炸物品进入脉搏(Pulse)同志酒吧开枪行凶,奥兰多警局的警察赶到与凶手交火。凶手退入酒吧并劫持人质。凌晨5点,防爆突击队强攻进入酒吧,与凶手交火,三十多名人质逃生。幸存者说凶手在行凶过程中高呼"真主至大!"奥兰多警察局局长约翰·米纳称,当晚酒吧保安曾与凶手马丁交火,交火后马丁挟持酒吧内民众作为人质。该名保安是一名没有在执勤的警察。袭击发生时,约有三百余人聚集在酒吧,马丁枪击了其中三分之一。奥兰多地区医疗中心16日发出最新公报,称同志夜店"脉动"(Pulse)恐袭案的53名伤员中有44人在该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他们当中有9人没有抢救过来。至此,恐袭案死难者人数增加到58人。

凶手奥马尔·马丁生于纽约,为阿富汗裔美国公民,现年29岁,居住在奥兰多东南约200公里的圣路西,当晚驱车前往酒吧。据国土安全局相关人员透露,在袭击之前,他曾经拨打911报警电话,声称效忠ISIS。但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马丁和ISIS之间的联系,也没有他接受训练或接到任何指令的信息。这与2015年十二月加州死亡十四人的枪击案十分相似,袭击者同样宣称效忠ISIS,但据信他们与伊斯兰国也没有任何联络。早在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马丁就曾经被观察,FBI在2014年也曾对马丁展开调查,但官方并未透露此次调查的原因。ISIS在事发后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但马丁和ISIS之间的联系尚不确定。马丁的前妻在采访中表示,在他们短暂的婚姻中,马丁多次家暴殴打她。她同时表示,尽管马丁是穆斯林,但他并没有表现得对宗教极度虔诚或非常激进。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此次袭击事件发表讲话并谴责称"这是一场残忍的谋杀,一场可怕的屠杀","是一种恐怖和充满仇恨的行为"。奥巴马同时也表示了对LGBT群体的支持,"今天对于同性恋社群(LGBT)来说是令人悲伤的一天","对同性恋社群的袭击就是对我们所有人的袭击"。

 

 

尽管“伊斯兰国”声称,奥兰多枪击案是其成员所为,但没有提供该组织与枪手合作的证据。“伊斯兰国”在12日声称涉案后,多名熟悉调查工作的美国官员指出,尚未发现有证据表明,枪手与极端组织有直接关联。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柯米13日在华盛顿表示,迄今没有迹象表明奥兰多枪击案是由美国境外势力指使的阴谋,也没有看到迹象表明奥马尔是任何网络的成员。但他指出,高度确信枪手最少是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互联网变得激进化的。联邦调查人员称,奥马尔可能是自我激进化,并无证据表明他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或其他外部组织接受过指令或帮助。29岁的奥马尔是在美国纽约出生的佛罗里达州居民,父母为阿富汗移民。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在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后告诉记者:“他看来是个变得激进化的年轻人,愤怒、焦虑不安且反复无常。”了解调查情况的官员匿名透露,调查人员刚开始调查奥马尔的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内容。该消息人士称,调查人员认为,奥马尔在此次枪击案前,在网上浏览激进主义资料长达两年或更长时间。

时至今日,这件震撼人间的杀戮——美国奥兰多枪击惨案的原委,依然没有清晰答案,循着现有的公开资料和信息,我们可以打开《之我精神导论》,在其中寻觅案件的蛛丝马迹,以期找到剖析此案的密电码,把事件的真相捧献给诸位,把它当做一面镜子反射我们的灵魂之我。

其一,罪犯是一个双性恋者,其灵魂之我的‘肯定’深陷挫折之苦。《导论》‘我之肯定’指出——在开篇<我就是谁>里,曾这样指出:人之所谓人,动物之所谓动物,其实都是人界定的,而人的本质在于创造了“我”,一个“我”将人与动物划了一道界线。我,是人身上最醒目的符号……我是什么,我是灵魂,灵魂的核心就是我,我是灵魂的主宰,我是人的本质,我是人与人、与动物、与植物、与地球上其它事物区别的征服性肯定。那么,这个所谓肯定是怎么回事以及怎样运作的呢?人生经验告诉大家,人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很多事情、面对很多事情,同时也会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注意,在各种反应当中或之后,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心里其实都会有种种理由,有些稍纵即逝,有些牵强附会,有些则耿耿于怀,但最终也会想尽办法和理由去尽力“释怀”。在此,所谓种种理由及其产生,或油然而生、或牵强附会、或极力搜寻,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之我的肯定过程……需要提醒的在于,如果肯定不能够达成,之我就会紊乱游离,心理与精神便会出现问题和障碍,在道德层面有可能出现所谓‘丧尽天良’,在刑事案件里那些连环杀人恶魔就属此列,冷酷残酷的背后便是之我肯定的沦陷。

报载分析,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奥兰多枪击案”凶手奥马尔·马丁的作案动机也出现很多线索。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马丁可能是受到自己同性恋身份的困扰而顿起杀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5日报道,多名知情人士日前对媒体透露,枪手马丁曾经是夜店“脉动”的常客。美联社15日称,对于奥兰多夜店枪案的动机,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种可能性:马丁可能因自己的性取向问题陷入激烈的心理冲突、形成心理疾病,并通过“血洗”同性恋夜店的方式应对“心魔”。有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压抑自己欲望的同性恋者往往倾向于表达“反同性恋”观点,这种现象对于成长在不赞成同性恋行为的“传统家庭”的同性人士尤为明显。但也有分析认为,这种心理冲突尚不至于触发如此程度的“大屠杀”。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5日报道,案发后一直保持着“神秘”的枪手的第二任妻子诺尔·萨尔曼日前被媒体曝光。根据FBI方面的调查,萨尔曼对丈夫试图制造的袭击事件有所了解,但据她表示并不熟悉“详细计划”。她说,案发前她注意到丈夫的言行举止所有不同,还曾劝说他不要做出格的事情。案发当天,丈夫离家而去,还对出行的目的撒了谎。据调查人员称,6月初,枪手马丁曾对夜店“脉动”和一处购物中心进行“踩点”,妻子萨尔曼当时陪在他身边。但是,调查人员尚不能确定她是否了解此行的真实意图。目前,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和FBI探员正在分析萨尔曼的口供,并将根据最终结论决定是否要指控她“知情不报”。显见,罪犯与其妻子——夫妻关系比较特别,两人之间的感情世界及交流沟通异于普通夫妻。资料披露,罪犯对两任妻子均有性虐待及身体上的暴力摧残。现任妻子萨尔曼对当局说,她的丈夫对她有身体上的虐待行为,并说,马丁的个人活动都很诡秘,不让她知道。

媒体报导——<同性恋变装皇后:奥兰多枪杀案凶手是我的朋友>,其中有这样一段:在10年之前,奥马尔从高中毕业几年之后在GNC商场工作。萨梅尔·金(Samuel King)是比他高一届的学长,金当时在一家连锁餐厅工作,就在奥马尔所在商场的隔壁。据金称,在高中时代奥马尔喜欢踢足球。而金是一名公开性取向的同性恋,留着一头比大多数女同学还要长并且漂亮的长发。“他的脸上总是充满微笑”金说,“或许也只是因为他的工作需要经常跟顾客打交道。”在看到奥兰多枪击案件的新闻后,金显得十分难以置信:“我真不敢相信我认识这个家伙……他当时就在我的隔壁工作,而且我俩还是同一个高中毕业的!(奥马尔毕业于2004年)”他说,“他当时可是个‘段子手’,并且也不憎恨LGBT人群啊!”据奥马尔的父亲称:“他以前在迈阿密看见过两个男人亲吻,那时他显得十分愤怒。我觉得这可能与这次的枪击事件有关。”但是金并不认为奥马尔有同性恋恐惧症,甚至截然相反,他说,奥马尔知道金和金的许多同事都是同性恋,并且也并未表现出任何反感,他说:“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他为什么会袭击一家同性恋酒吧?以他的为人,应该会走进那家酒吧和我们一起玩耍的啊。”“他甚至有可能到酒吧里喝几杯,和酒保开开玩笑,虽然他知道她们都是同性恋。”金补充说道。据金称,他和奥马尔还会在街上相遇时打招呼,金还会给奥马尔看他变装演出时拍摄的照片。

加拿大新闻社报道称,有一对目击者称,在酒吧看到奥马尔-马丁十余次,而且多次看到他喝醉被架出去,有一次可能是有人取笑他的信仰,他对着一个朋友亮了刀,之后他们开始对他保持距离。事发后这对目击者立刻认出马丁,“他来这个酒吧至少有3年了”。对于马丁父亲所说的“看到男性亲吻而愤怒”的说法,他们表示是胡说八道:他看过太多男男亲吻了。奥兰多哨兵报的报道称,至少有4个遇袭酒吧的常客称,曾经看过马丁出现在酒吧。美国每日野兽报采访到马丁的一名高中同学,这位同学称马丁经常吃饭的一个店里很多员工都是公开的同性恋,他没有表现出异常,也没有听他提起过同性恋的话题。美国MSNBC的主播克里斯-海耶斯则称,他采访到一名男性,声称马丁曾用同性恋约会app给他发信息,这位男性的朋友也收到过马丁的信息。可以设想,罪犯父亲可能洞悉罪犯的犯罪原委,所谓‘看见两个男人接吻他显得十分愤怒’,不过是为了掩盖事情的真相;即便是事实,也是为了遮掩,因为其父本身就不是个好货,信口开河是其拿手好戏。于此,罪犯的家庭宗教出身、宗教信仰阻碍了其“同性恋”祈望,罪犯的“同性恋”冲动以及实施过程中,之我在肯定上遭遇了障碍,而且,为达到目的即便曲线的路径也没有,于是之我扭曲、狂舞挣扎,杀戮则是之我活意志通过叛逆的变态式彰显。

 

其二,罪犯之我之恨火花四溅,爱早已从之我巢穴远遁。报道指,奥马尔-马丁有过一段4个月的婚姻,事发后他的前妻接受采访时表示,马丁易怒、有情感障碍。CNN记者问她马丁是否是同性恋时,她回答称“不知道”。马丁的前妻优素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马丁是躁郁症患者,平时脾气暴躁易怒,曾企图闯入警察局。2008年,优素菲与马丁通过社交媒体MySpace相识,两人约会了一段时间后就结婚了。优素菲说,马丁非常希望成为一名警察。但结婚后仅仅几个星期,马丁就展现出了“另一面”。他时常对自己拳脚相加,原因仅仅是因为“衣服没洗或者其他琐事”。最终这段婚姻只维持了4个月,优素菲的家人从马丁手中将她“拯救”出来。优素菲说:“我发现他情绪不稳定。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他会无缘无故地发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优素菲说,马丁会和他的父母吵嘴动手,但她是马丁日常生活中的唯一亲人,自然承受了最多的拳脚。 “他开始虐待我,经常施虐,不让我和家人联系,把我变成‘人质’。”优素菲说,父母非常担心,赶来“解救”了她。据前妻叙述,她在某天晚上抛下所有的行李独自逃出了奥马尔的控制。她说,“我的家人悄悄给我定了航班,我逃走后就报警了。”由此可见,罪犯对妻子都如此,其凶残程度非同寻常。

媒体报道,罪犯现任妻子萨勒曼与马丁育有一名3岁的儿子。萨勒曼现年30岁,成长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附近的罗德奥。邻居说,她曾逃避一桩“包办婚姻”,后来与马丁坠入“网恋”,最终于2011年9月29日举行婚礼。萨勒曼的母亲伊克巴尔·扎希·萨勒曼仍旧住在罗德奥一个中产阶级街区。邻居拉金德尔·沙哈勒说,萨勒曼婚后只探望过母亲一次,因为母亲“不喜欢他(马丁)。他也不允许妻子回娘家”。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月17日报道,美国一名执法官员称,奥兰多枪击案凶手在案发俱乐部行凶时,曾与其妻子发送信息。警方称,在12日清晨4点左右,即奥马尔?马丁在袭击开始后两个小时,马丁曾向其妻子努尔?萨勒曼发送短信,询问其是否看到了新闻。另一名执法部门官员称,努尔曾回复短信称爱马丁,还在僵持过程中数次尝试致电马丁。官员称,努尔致电时间渐渐清晰,很显然她打电话时已经意识到马丁可能对枪击案负责,马丁并未接电话。于此,即便其妻萨勒曼依然爱着罪犯,但罪犯如果有爱,就不会如此决绝来屠杀无辜同时也毁灭自己家庭。

FBI探员称,枪手2013年曾向同事发表煽动性言论,并曾两次被谈话。他称谈话并无结果。但该探员称,2014年当局发现马丁与美国自杀式袭击者有联系,但联系极少。他称当时这些联系并未造成威胁。前同事称,马丁每周参加三到四次晚祷。最近经常和他的孩子一起参加,拉赫曼称马丁虽然不爱社交,每次祷告后直接离开。罪犯前妻则称——尽管马丁是穆斯林,但他并没有表现得对宗教极度虔诚或非常激进。而新闻网站“今日佛罗里达”则称,警员出身的丹尼尔·吉尔罗伊曾在2014年到2015年期间同马丁共事。期间,他发现马丁频繁发布反同性恋或种族主义的言论,甚至扬言要杀人。吉尔罗伊曾向公司高层投诉,但管理层并未采取任何措施,因为“他是穆斯林”。在吉尔罗伊离开公司前的一段时间,每天要收到马丁多达二三十条的骚扰信息。他并未透露信息中的内容,但表示自己的离职和马丁存在直接关联。对于马丁出的枪案,吉尔罗伊表示“并不感到意外”。

显见,罪犯对两任妻子控制欲极强,两女人并都饱受被虐之苦,在宗教信仰上恐怕也就是走过场,形式上做做样子而已,行为举止也预示其犯罪欲望强烈,罪犯的之我充满了恨是不争事实,对爱也无从谈起,宗教之爱也无法救赎他了。而其所谓反对的,正是其渴望得到却得不到的,因此恨起来更加浓烈。《导论》指出——恨是与生俱来的,是之我面对外界的一种生存本能,是对另个之我(人类与非人类)及外界事物的一种本能性排斥。通过恨,之我或许能够燃起点火苗;通过恨,之我对外宣示了存在。在大众及世俗层面,之我的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如果之我一味地凝固在恨里不能自拔,那么之我就会变形变态,进而引发思维产生消极情绪和想法,误导人走向反社会、反人类的叛逆歧途。另者,世俗的恨及后天熏陶,这些思维层级的精神性东西,会影响之我、误导之我,进而使之我的对外排斥增强或放大,让之我流连于恨之中。之我如果长期或持续为恨包裹,之我就会变态扭曲,进而与思维发生短路,任由思维所积蓄的激进和冒失付诸行动。《导论》提醒:一个人,如果之我连爱都排斥,那么这人之我必是阴暗扭曲的,性格性情如同冷血动物,在某些情况下对社会和他人危害极大。

其三,罪犯实施犯罪,其杀戮披着另类外衣,让之我肯定实现得痛快淋漓畅达。在此不得不说说罪犯的父亲。枪击案发生后,马丁的父亲塞迪克·马丁也成了美国媒体关注的“热点人物”——相比儿子,老马丁的一些举动似乎更为“反常”:他支持阿富汗塔利班、反对巴基斯坦现任政府。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喜欢假扮阿富汗总统。路透社称,塞迪克在加州的一家卫星电视频道主持一档名为《杜兰族长会议》的政治话题类节目。节目中,老马丁经常发布激进言论。老马丁认为巴基斯坦应将开伯尔-普什图省“归还”阿富汗。他还曾让“巴基斯坦去死”。对于这档节目的质量,一些美国媒体表示不敢恭维。 就在奥兰多枪击事件发生几小时前,塞迪克在“脸谱”发布了一段新视频。视频中,他假扮“阿富汗总统”煞有介事地宣布对阿富汗一系列的政治要员实施逮捕,原因是他们“背叛了国民”。“逮捕名单”包括前总统卡尔扎伊和现任总统加尼。前不久,他还在“YouTube”上发布视频,宣称自己要竞选阿富汗总统。枪击事件发生后,塞迪克发布的一系列视频下面引来众多网友的批评性评论。有网友评论称:“看到你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我一下就明白你儿子为什么发疯了。”

作案过程中,马丁给警方打电话,称自己效忠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另外,他在“脸书”上发表同样信息,还称这一极端组织将在美国发起更多袭击。事发后,马丁在“脸书”的账号被封,不过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获得了他所发信息的内容。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援引委员会主席罗恩·约翰逊的话报道,马丁在一条留言中写道:“你们用空袭杀害无辜妇女和儿童……现在让你们尝尝‘伊斯兰国’的报复。”在被警方击毙前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中,马丁写道:“接下来的几天里,你们将见到‘伊斯兰国’在美国发起多次攻击。”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作案过程中,马丁用“脉动 奥兰多”“枪击”等关键词,在“脸书”搜索媒体对这起案件的报道。约翰逊说,5个“脸书”账号“显然与奥马尔·马丁有关联”,他“在袭击前和袭击期间用‘脸书’搜索和发布关于恐怖主义的内容”,比如“伊斯兰国”头目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的言论和去年12月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市袭击案枪手夫妇的信息。约翰逊已经致信“脸书”管理层,就马丁所发帖子表达忧虑,同时要求这家社交网络巨头交出所掌握的马丁的全部信息,并且在6月29日之前接受参院国土安全委员会质询。

报载,在之前FBI就两起恐怖袭击案调查过奥马尔,但是在调查时已经处于结案状态。调查人Hopper称:“我们调查他两次都无功而返,所以当时我们并未继续调查。”据Hopper表示,在他持枪袭击“脉动奥兰多”酒吧的时候,并未处于被调查或被监视的状态。他说:“2013年FBI首次注意到奥马尔,当时他向某个可能效力于恐怖组织的合作人表达了煽动性的极端言论。”但由于该案已经结案,FBI就未继续核实他的言论内容。2014年FBI再次调查奥马尔,当时奥马尔与一名美籍自杀爆炸袭击者有联系。Hopper说:“我们判定他与自杀爆炸袭击者之间的联系很少,不足以构成嫌疑或威胁。”美国奥兰多市夜总会枪击案的一名幸存者说,枪手奥马尔·马丁在行凶间歇曾许诺,他不杀黑人,因为黑人在美国已经“吃够了苦头”。令她们吃惊的是,马丁似乎放下了枪口,说:“我跟黑人没有矛盾。我跟我的国家(美国)有矛盾。你们这些人已经吃够了苦头。”马丁的前同事表示,马丁曾公开表明自己是种族主义者,总是对非洲裔和拉美裔发表贬损言论。卡特还说,她听到马丁给警方打电话,有时还说阿拉伯语,称他效忠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制造枪击案是为了阻止美国轰炸他的母国阿富汗。

综合判断,罪犯是个潜在的危险极端分子无疑,并且思维观点想法前后矛盾重重、逻辑也十分混乱错乱,打着所谓“效忠”的幌子,以此来实现之我的肯定,也就是对实施大屠杀在精神和心理上进行背书。因为其行为是违逆人伦的,罪犯企图掩饰其罪恶的龌龊。一如《导论》所云——在各种反应当中或之后,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心里其实都会有种种理由,有些稍纵即逝,有些牵强附会,有些则耿耿于怀,但最终也会想尽办法和理由去尽力“释怀”——通过曲线方式,让之我实现曲线式肯定。在此,所谓种种理由及其产生,或油然而生、或牵强附会、或极力搜寻,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之我的肯定途径之一,肯定是之我的意志。需要指出的是,杀人犯、法西斯党徒、邪教分子等等,通过歪曲事实编撰合乎他们行动的理由和逻辑,为他们的犯罪作恶去背书,由此达成其之我肯定或暂时的自欺性、强制性之我肯定。因此之我的意志在肯定方面,其社会性后果和表现是善恶皆存的。在这里,罪犯受其家庭耳濡目染,其丑陋的父亲成了他的导师,为其大开杀戒卸掉了精神包袱指引了捷径。

可是,以上分解也不足以来令人信服地窥探罪犯的犯案动机、目的以及犯案过程的运行轨迹和机理,尤其是旁观者不理解其为何要如此惨烈地去杀戮无辜的同志先生。以下,我们试着杵着《导论》的拐杖,沿着崎岖的小路继续寻觅野兽的踪迹。

 

从罪犯的两次婚姻看,罪犯也在调整自己,但却将攻击逐渐由里向外转移且变本加厉。从信息的表象看,罪犯疑似精神病者,或者是一个狂暴症患者,但其思维思路是清晰的。从罪犯之我看,其灵魂之我晦暗幽深、动荡扭曲不宁,之我处于深刻的压抑当中。《导论》‘短路的之我’指出——因生活事业或生理等问题而长期情绪低迷,身处环境压抑或恶劣而遭受精神压迫打击,这些都可能造成之我自身内部短路,其结果是之我或濒临坍塌、或疯癫游离及至拼死挣扎,对外则表现为抑郁症常见现象,但一些反社会、反人类、反常规的举止却常被另类解读,实则是之我活的意志畸形化反抗的结果……需要指出,之我自身短路在抑郁患者身上较为突出,但却很难引起重视,甚至拿所谓脾气性格来搪塞。抑郁让之我昏暗,及至穷途末路,此刻的之我濒临或短路、或坍陷、或疯癫,患者痛不欲生,甚至还爆发意外事端,而一些暴力事件就有‘之我压迫’的因素,这是所谓‘之我压迫症患者’为反抗压迫而由之我兴风作浪造成的,某种程度来说,是之我活的意志使然……在本案中,现实十分残酷,要么自杀,要么杀人再被杀,选择后者则顺理成章成了罪犯,况且罪犯为杀戮理由找好了注脚,也顺利完成了‘我之肯定’。

 需要提醒的是,报道里有这样一段——枪击案的时间和地点都经过精心选择。脉搏酒吧的口号是:“不仅仅是另一家同性恋吧”,指的恰恰是脉搏对于同性恋具有非凡的意义。脉搏是2004年开张的。合伙人之一芭芭拉·博玛(BarbaraPoma)用以纪念她死于艾滋病的弟弟。在酒吧的网页上写着:“非常重要的是创造一种拥抱同性恋生活方式的氛围和装饰,让约翰(博玛的弟弟)感到骄傲。更重要的是,我们以脉搏命名酒吧是模拟约翰的心跳——这个酒吧是约翰的灵感,是一个他能够在朋友和家人眼里仍然活着的地方。”脉搏酒吧是奥兰多非常火爆的同性恋酒吧。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奥兰多的同性恋大游行“骄傲游行”(PrideParade)刚刚结束的一周。奥马在进入酒吧数分钟之后打电话给报警电话911,并声称自己效忠于ISIS的领袖。不过,警方在调查中尚未发现任何有外来势力或恐怖组织参与的痕迹,显然奥马是单独行动的。

那么,是什么拨动了罪犯的神经,令其在这个特别的地方大开杀戒呢?前面提到,作案过程中,罪犯曾用“脉动 奥兰多”“枪击”等关键词,在“脸书”搜索媒体对这起案件的报道。脉动是什么?脉动是酒吧的LOGO,更是逝者同志的灵魂之我,或说之我的符号。如同嗜血的鲨鱼闻到了猎物,于是便拼命追逐撕咬了。罪犯要用无辜者的血,来画下自己的灵魂之我,用枪声和火药燃亮其阴冷的之我墓穴,不能够活在同志的群里,那就用同志的血来祭自己的死,只有这样其之我才可以同“脉动”——永恒地、巧妙地、诡秘地粘在了一起了。就如同酒吧网页上所言————这个酒吧是约翰的灵感,是一个他能够在朋友和家人眼里仍然活着的地方。罪犯如愿以偿,但我们对此,却依然在迷茫之中。

还有,罪犯喜欢自拍,可见其对之我的敏感。《导论》‘之我之歌’有有这样文字——奇怪的在于,尽管之我历经岁月,但“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 之我宁可自己毁灭,但永远不会向外投降,之我宁死不屈……之我的唯一是人生命最坚决、最坚强的意志符号;即便濒临死亡,人也念念不忘谈及我我我。之我,一直连接并延伸至人的死亡,“我”是唯一。如歌儿所唱:我是我 多么特别的我。与其父差不多,其父用嘴巴,罪犯则用子弹粘着血来彰显之我。所以,在这之前,只有其父知晓杀戮的背后真相啊。所以,他信口雌黄,所以,他编织谎言,掩盖真相的目的只有一个——逃避这世界对他的谴责!

今日历史 6月12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