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颁布后,劳动保障部一位负责人解释说,要发动社会各界对企业守法行为进行监督,对于不讲诚信的违法单位,劳动保障部门将通过媒体予以曝光。上海劳动监察的一位负责人说,这些措施只要实行得好,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一些企业的非法用工行为。
诚信制度是舶来品,原来是欧美一些中介机构针对资本市场里筹措资金的企业所做的资信评级,并且将评级结果公布于众。投资者可以根据评级结果对企业进行投资或者撤资。可以说,资信等级为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率提供了中肯的信息。
由此可以推断出建立诚信档案不但可以对企业的用工制度作出评判,还可以为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供给。
当然,无论如何,对于劳动者来说,诚信档案制度的实施,毕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企业用工状况的信息渠道。在不断推进诚信档案的过程中,诚信评级制度无疑会逐步得到完善。
一次的检查,主要进行政策宣传、业务沟通,强化用工管理意识;对b级企业实施一季度一次的检查,主要进行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方面的重点检查,督促企业规范用工管理;对c级企业实施一月一次的检查,主要进行全面检查,责令企业及时整改,并将其定为重点监察对象;对d级企业通过政策宣传,使企业逐步完善用工管理。
能否赢得喝彩
毋庸置疑,如果劳动者能够完全获悉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状况的话,诚信档案当然可以发挥调整劳动力资源流向的作用。然而,我们从一些诚信档案已经开花结果的地方的做法看,尽管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对于劳动者而言可能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其一,b级c级企业并没有同时公诸于众,劳动者并不能明白他们所在的或者即将就职的企业劳动保障制度如何,诚信评级的杀伤力没有发挥出来。其二,从中山市的运行情况看,被划定劳动保障信用等级的企业,将统一纳入中山市企业信用信息网,信息供有关部门共享。那么劳动者能不能获得这种信息共享呢?其三,如何衡量并保证诚信档案的诚信度和公正性,也是劳动者迫切希望了解的问题。